令匹数码网将带你了解ilme,希望你可以从中得到收获并且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金红石族

本族矿物主要包括:①TiO
2
的同质多像变体,如金红石、锐钛矿和板钛矿,以及新发现的两个高压相的变体:一个为α-Pb O
2
结构,密度比金红石高2%;另一个具Zr O
2
(斜锆石型)结构,密度比金红石高11%。自然界中以金红石分布最广,锐钛矿和板钛矿少见。两个高压相变体仅见于陨石坑中。②晶体结构均属金红石型(见金红石描述)的锡石和软锰矿。
金红石Rutile—TiO
2
晶体参数四方晶系;对称型4/mmm。空间群P4
2
/mnm;a
0
=0.459nm,c
0
=0.296nm;Z=2。
成分与结构Ti 60%,O 40%。常含Fe、Nb、Ta、Cr、Sn等。其中富含Fe者称为铁金红石(nigrine),其成分中Fe
2
O
3
可达25%~35%。Fe
2
+
和Nb
5
+
(Ta
5
+
)与Ti
4
+
成异价类质同像置换:Fe
2
+
+2Nb
5
+
(Ta
5
+
)→3Ti
4
+
。当Nb大于Ta时,称铌铁金红石(ilmenorutile);当Ta大于Nb时,称钽铁金红石(strüverite)。金红石的成分可作为标型特征,碱性岩中金红石富含Nb;基性岩和岩浆碳酸盐岩中金红石含V;伟晶岩中金红石含Sn;而月岩中金红石则富含Nb和Cr。其晶体结构如图10-6所示,氧离子近似呈六方紧密堆积,钛离子位于变形八面体空隙中,构成Ti-O
6
配位八面体。钛离子配位数为6,氧离子配位数为3。Ti-O
6
配位八面体相互之间通过共棱连接成平行于c轴的链状。链与链之间则以共角顶相连接。金红石沿c轴延伸呈柱状的形态和平行c轴方向的解理,反映了此链状结构的特征。
图10-6 金红石晶体结构
(据Klein等,2007)
形态晶形呈柱状或针状(图10-7A);双晶依(101)呈膝状双晶或轮式双晶(图10-7B、C)。集合体呈致密块状。
图10-7 金红石的晶形(A)、膝状双晶(B)和三连晶(C)
a{100},m{110},e{101},s{111},l{310)
(据Berry等,1983,修改)
物理性质通常为褐红色;条痕浅褐色;金刚光泽,微透明。硬度6;解理平行{110}中等。密度4.2~4.3g/cm
3
。铁金红石和铌铁金红石均为黑色,不透明。铁金红石密度4.4g/cm
3
,而铌铁金红石可达5.6g/cm
3
。
鉴定特征以其四方柱形、双晶、颜色为特征。与相似矿物锡石和锆石的区别是:锡石具较大密度(6.8~7.0g/cm
3
),而锆石具较大的硬度(7.5)。
成因与产状金红石是榴辉岩中的常见矿物,也是花岗岩、片麻岩、云母片岩中的副矿物。在高温热液脉中,可形成金红石矿床。此外,还见于碎屑岩和砂矿中。金红石还常见以细微的针状包裹体出现在刚玉和石英的单晶体内,构成“猫眼”或“星光”效应。
主要用途金红石是提炼钛的矿物原料。人工制备的粉末状金红石称为钛白粉,广泛用于颜料工业。金红石还是一种重要的高温隔热涂层材料,用作电焊条的药皮涂层。
金红石中微量结构水的地质意义
我国学者于2001年在研究陨石坑岩石时,新发现了两个金红石高压变体,它们产于辽宁岫岩陨石坑的片麻岩中。分别具a-PbO
2
结构和Zr O
2
结构。地壳中金红石常具较高的Nb、Ta含量。但在上地幔下部到转换带中,金红石变体的Nb、Ta、Zr、Hf等元素的分配特征发生了变化。这一新发现丰富了地幔矿物学的内容。
国内学者对地下深部的金红石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受到国内外地学界高度关注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之一。孔址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的东海县,此地具有丰富的榴辉岩型金红石资源。钻井穿过的岩石是曾位于板块汇聚边界的地幔深处,它是研究大陆深俯冲及地幔动力学的最佳选址。其科学目标之一是寻找超深地幔条件下形成的特征矿物,揭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形成与折返模型,以及汇聚边界的深部动力学机制。超高压变质岩的组成矿物,诸如石榴子石、单斜辉石、蓝晶石、金红石、柯石英以及地幔岩石中的橄榄石、尖晶石等都是化学式中不含有“H
2
O”或“OH”的无水矿物。然而,红外光谱测定发现,这些矿物中都含有微量的结构水(质量分数为每吨几十克到数千克)。因此,这些矿物被称为名义上的无水矿物(Nominally Anhydrous Minerals,简称NAMs)。近二十多年来,NAMs中微量结构水的研究一直是地学界的热点之一。通过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获得的岩心样品——榴辉岩的研究,表明该榴辉岩中的金红石是典型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的矿物,与石榴子石、绿辉石和柯石英等密切共生。当温压条件下降时,金红石立刻退变为钛铁矿与榍石。因此,金红石的结构水成为探讨变质流体活动的重要对象。一些学者认为板块折返过程中变质流体来源于NAMs结构水的减压出溶。人们推测在高压状态下,“H
2
O”深入到矿物中形成结构水(OH)
-
,当榴辉岩随板块折返时,由于压力的骤减,矿物中的结构水含量将降低,这些逃逸出来的水就可能成为退变质流体的来源。
锡石Cassiterite—SnO
2
晶体参数四方晶系;对称型4/mmm。空间群P4
2
/mnm;a
0
=0.472nm,c
0
=0.317nm;Z=2。
成分与结构Sn 78.8%,O 21.2%。含有Fe、Nb、Ta等元素。锡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作为标型特征,伟晶岩中的锡石,富含Nb、Ta,一般Ta大于Nb;气化高温热液矿床中的锡石,Nb、Ta含量较少,不超过1%,并且Nb大于Ta;硫化物矿床中的锡石,其成分中Nb、Ta含量很低,但富含稀散元素In。其晶体结构属金红石型。
形态晶形常呈由四方双锥、复四方双锥和四方柱组成的双锥柱状聚形(图10-8A);以(101)为双晶面的膝状双晶常见(图10-8B)。锡石的形态随形成温度、结晶、杂质种类而异。伟晶岩中的锡石呈双锥状;气化-高温热液矿床中的锡石呈双锥柱状,并具膝状双晶;硫化物矿床中的锡石呈长柱状或针状,而且晶体细小,除膝状双晶外,还出现三连晶、四连晶和六连晶,这可能与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下降较快有关,从而促使了这类双晶的形成。集合体呈不规则粒状。
图10-8 锡石的晶形(A)和双晶(B)
m{110},a{100},s{111},e{101},h{210},z{321}
(据Berry等,1983,修改)
物理性质一般为黄棕色至深褐色;条痕白色至淡黄色;金刚光泽,断口油脂光泽。透明度随颜色的深浅而异,大多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6~7;解理平行{110}不完全;贝壳状断口。密度6.8~7.0g/cm
3
。
鉴定特征锡石与金红石和锆石很相似,以其密度远大于后两者而区别之。
成因与产状锡石主要产于与花岗岩有关的气化-高温热液锡石石英脉和热液锡石硫化物矿床中,并常富集于砂矿中。我国是世界上产锡的主要国家之一。以广西南丹大厂锡矿规模最大,因云南个旧的锡矿开采历史悠久,而享有中国“锡都”之称。
主要用途是提炼锡的最主要的矿石矿物。
软锰矿Pyrolusite—MnO
2
晶体参数四方晶系;对称型4/mmm。空间群P4
2
/mnm;a
0
=0.439nm,c
0
=0.287nm;Z=2。
成分与结构Mn 63.19%,O 36.81%。晶体结构属金红石型。自然界还发现MnO
2
的同质多像变体,呈正交晶系称斜方锰矿(ramsdellite)。
形态晶体少见,有时呈针状,呈较完好的柱状晶体称黝锰矿(polianite)。常呈肾状、结核状、块状或粉末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黑色;条痕黑色;半金属光泽至光泽暗淡;硬度视结晶粗细程度而异,显晶质者可达6,而隐晶质块体则降至2;解理平行{110}完全。晶体的密度为5g/cm
3
,块状则降至4.5g/cm
3
。
鉴定特征黑色、条痕黑色、性脆、呈晶体者有完全的柱面解理,隐晶质者硬度低易污手为特征。此外,滴H
2
O
2
剧烈起泡。
成因与产状软锰矿是氧化条件下所有锰矿物中最稳定的矿物。是沉积成因的锰矿床的主要矿物之一。现代海洋沉积的铁锰结核,外形呈球状、半球状、饼状或不规则状,一般呈土黑色,由核心和包壳组成。核心成分常为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包壳主要为铁锰氧化物,并呈同心圆状构造。在铁锰结核中含有可综合利用的Cu、Co、Ni、V等元素。我国软锰矿的主要产地分布在湖南、广西、辽宁、四川等地。
主要用途软锰矿主要用来提炼锰,也用作氧化剂和玻璃去色剂等。
重载连接器由哪些材料组成?
外壳一般是铝合金材质,内芯是PC(各个公司配方不同,插针是铜镀银。
建议选高品质的重载连接器。进口品牌,HARTING,ILME,GWCONNECT,WIELAND,.相对德国品牌,意大利GWconnect性价比较高
金红石族
本族矿物主要包括:①TiO
2
的同质多像变体,如金红石、锐钛矿和板钛矿,以及新发现的两个高压相的变体:一个为α-Pb O
2
结构,密度比金红石高2%;另一个具Zr O
2
(斜锆石型)结构,密度比金红石高11%。自然界中以金红石分布最广,锐钛矿和板钛矿少见。两个高压相变体仅见于陨石坑中。②晶体结构均属金红石型(见金红石描述)的锡石和软锰矿。
金红石Rutile—TiO
2
晶体参数四方晶系;对称型4/mmm。空间群P4
2
/mnm;a
0
=0.459nm,c
0
=0.296nm;Z=2。
成分与结构Ti 60%,O 40%。常含Fe、Nb、Ta、Cr、Sn等。其中富含Fe者称为铁金红石(nigrine),其成分中Fe
2
O
3
可达25%~35%。Fe
2
+
和Nb
5
+
(Ta
5
+
)与Ti
4
+
成异价类质同像置换:Fe
2
+
+2Nb
5
+
(Ta
5
+
)→3Ti
4
+
。当Nb大于Ta时,称铌铁金红石(ilmenorutile);当Ta大于Nb时,称钽铁金红石(strüverite)。金红石的成分可作为标型特征,碱性岩中金红石富含Nb;基性岩和岩浆碳酸盐岩中金红石含V;伟晶岩中金红石含Sn;而月岩中金红石则富含Nb和Cr。其晶体结构如图10-6所示,氧离子近似呈六方紧密堆积,钛离子位于变形八面体空隙中,构成Ti-O
6
配位八面体。钛离子配位数为6,氧离子配位数为3。Ti-O
6
配位八面体相互之间通过共棱连接成平行于c轴的链状。链与链之间则以共角顶相连接。金红石沿c轴延伸呈柱状的形态和平行c轴方向的解理,反映了此链状结构的特征。
图10-6 金红石晶体结构
(据Klein等,2007)
形态晶形呈柱状或针状(图10-7A);双晶依(101)呈膝状双晶或轮式双晶(图10-7B、C)。集合体呈致密块状。
图10-7 金红石的晶形(A)、膝状双晶(B)和三连晶(C)
a{100},m{110},e{101},s{111},l{310)
(据Berry等,1983,修改)
物理性质通常为褐红色;条痕浅褐色;金刚光泽,微透明。硬度6;解理平行{110}中等。密度4.2~4.3g/cm
3
。铁金红石和铌铁金红石均为黑色,不透明。铁金红石密度4.4g/cm
3
,而铌铁金红石可达5.6g/cm
3
。
鉴定特征以其四方柱形、双晶、颜色为特征。与相似矿物锡石和锆石的区别是:锡石具较大密度(6.8~7.0g/cm
3
),而锆石具较大的硬度(7.5)。
成因与产状金红石是榴辉岩中的常见矿物,也是花岗岩、片麻岩、云母片岩中的副矿物。在高温热液脉中,可形成金红石矿床。此外,还见于碎屑岩和砂矿中。金红石还常见以细微的针状包裹体出现在刚玉和石英的单晶体内,构成“猫眼”或“星光”效应。
主要用途金红石是提炼钛的矿物原料。人工制备的粉末状金红石称为钛白粉,广泛用于颜料工业。金红石还是一种重要的高温隔热涂层材料,用作电焊条的药皮涂层。
金红石中微量结构水的地质意义
我国学者于2001年在研究陨石坑岩石时,新发现了两个金红石高压变体,它们产于辽宁岫岩陨石坑的片麻岩中。分别具a-PbO
2
结构和Zr O
2
结构。地壳中金红石常具较高的Nb、Ta含量。但在上地幔下部到转换带中,金红石变体的Nb、Ta、Zr、Hf等元素的分配特征发生了变化。这一新发现丰富了地幔矿物学的内容。
国内学者对地下深部的金红石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受到国内外地学界高度关注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之一。孔址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的东海县,此地具有丰富的榴辉岩型金红石资源。钻井穿过的岩石是曾位于板块汇聚边界的地幔深处,它是研究大陆深俯冲及地幔动力学的最佳选址。其科学目标之一是寻找超深地幔条件下形成的特征矿物,揭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形成与折返模型,以及汇聚边界的深部动力学机制。超高压变质岩的组成矿物,诸如石榴子石、单斜辉石、蓝晶石、金红石、柯石英以及地幔岩石中的橄榄石、尖晶石等都是化学式中不含有“H
2
O”或“OH”的无水矿物。然而,红外光谱测定发现,这些矿物中都含有微量的结构水(质量分数为每吨几十克到数千克)。因此,这些矿物被称为名义上的无水矿物(Nominally Anhydrous Minerals,简称NAMs)。近二十多年来,NAMs中微量结构水的研究一直是地学界的热点之一。通过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获得的岩心样品——榴辉岩的研究,表明该榴辉岩中的金红石是典型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的矿物,与石榴子石、绿辉石和柯石英等密切共生。当温压条件下降时,金红石立刻退变为钛铁矿与榍石。因此,金红石的结构水成为探讨变质流体活动的重要对象。一些学者认为板块折返过程中变质流体来源于NAMs结构水的减压出溶。人们推测在高压状态下,“H
2
O”深入到矿物中形成结构水(OH)
-
,当榴辉岩随板块折返时,由于压力的骤减,矿物中的结构水含量将降低,这些逃逸出来的水就可能成为退变质流体的来源。
锡石Cassiterite—SnO
2
晶体参数四方晶系;对称型4/mmm。空间群P4
2
/mnm;a
0
=0.472nm,c
0
=0.317nm;Z=2。
成分与结构Sn 78.8%,O 21.2%。含有Fe、Nb、Ta等元素。锡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作为标型特征,伟晶岩中的锡石,富含Nb、Ta,一般Ta大于Nb;气化高温热液矿床中的锡石,Nb、Ta含量较少,不超过1%,并且Nb大于Ta;硫化物矿床中的锡石,其成分中Nb、Ta含量很低,但富含稀散元素In。其晶体结构属金红石型。
形态晶形常呈由四方双锥、复四方双锥和四方柱组成的双锥柱状聚形(图10-8A);以(101)为双晶面的膝状双晶常见(图10-8B)。锡石的形态随形成温度、结晶、杂质种类而异。伟晶岩中的锡石呈双锥状;气化-高温热液矿床中的锡石呈双锥柱状,并具膝状双晶;硫化物矿床中的锡石呈长柱状或针状,而且晶体细小,除膝状双晶外,还出现三连晶、四连晶和六连晶,这可能与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下降较快有关,从而促使了这类双晶的形成。集合体呈不规则粒状。
图10-8 锡石的晶形(A)和双晶(B)
m{110},a{100},s{111},e{101},h{210},z{321}
(据Berry等,1983,修改)
物理性质一般为黄棕色至深褐色;条痕白色至淡黄色;金刚光泽,断口油脂光泽。透明度随颜色的深浅而异,大多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6~7;解理平行{110}不完全;贝壳状断口。密度6.8~7.0g/cm
3
。
鉴定特征锡石与金红石和锆石很相似,以其密度远大于后两者而区别之。
成因与产状锡石主要产于与花岗岩有关的气化-高温热液锡石石英脉和热液锡石硫化物矿床中,并常富集于砂矿中。我国是世界上产锡的主要国家之一。以广西南丹大厂锡矿规模最大,因云南个旧的锡矿开采历史悠久,而享有中国“锡都”之称。
主要用途是提炼锡的最主要的矿石矿物。
软锰矿Pyrolusite—MnO
2
晶体参数四方晶系;对称型4/mmm。空间群P4
2
/mnm;a
0
=0.439nm,c
0
=0.287nm;Z=2。
成分与结构Mn 63.19%,O 36.81%。晶体结构属金红石型。自然界还发现MnO
2
的同质多像变体,呈正交晶系称斜方锰矿(ramsdellite)。
形态晶体少见,有时呈针状,呈较完好的柱状晶体称黝锰矿(polianite)。常呈肾状、结核状、块状或粉末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黑色;条痕黑色;半金属光泽至光泽暗淡;硬度视结晶粗细程度而异,显晶质者可达6,而隐晶质块体则降至2;解理平行{110}完全。晶体的密度为5g/cm
3
,块状则降至4.5g/cm
3
。
鉴定特征黑色、条痕黑色、性脆、呈晶体者有完全的柱面解理,隐晶质者硬度低易污手为特征。此外,滴H
2
O
2
剧烈起泡。
成因与产状软锰矿是氧化条件下所有锰矿物中最稳定的矿物。是沉积成因的锰矿床的主要矿物之一。现代海洋沉积的铁锰结核,外形呈球状、半球状、饼状或不规则状,一般呈土黑色,由核心和包壳组成。核心成分常为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包壳主要为铁锰氧化物,并呈同心圆状构造。在铁锰结核中含有可综合利用的Cu、Co、Ni、V等元素。我国软锰矿的主要产地分布在湖南、广西、辽宁、四川等地。
主要用途软锰矿主要用来提炼锰,也用作氧化剂和玻璃去色剂等。
重载连接器由哪些材料组成?
外壳一般是铝合金材质,内芯是PC(各个公司配方不同,插针是铜镀银。
建议选高品质的重载连接器。进口品牌,HARTING,ILME,GWCONNECT,WIELAND,.相对德国品牌,意大利GWconnect性价比较高